香港食記:Bakehouse – 法式麵包店酸種蛋撻、奶油麵包
自開業以來人龍不斷,熱潮從未退減的甜點麵包店,這次買了一籃pastries回家與朋友品嚐,完整品項圖鑑。除了蛋撻外,Tropezienne和Parmesan Cheese Danish都是必吃。
Travel & Food Guide in both Chinese & English. Journey of the Bread & The Big.
自開業以來人龍不斷,熱潮從未退減的甜點麵包店,這次買了一籃pastries回家與朋友品嚐,完整品項圖鑑。除了蛋撻外,Tropezienne和Parmesan Cheese Danish都是必吃。
一間在香港屹立一個世紀的酒店,遠東的貴婦社交的半島酒店大堂茶座,終於能來一嚐Afternoon tea,牛油香滿溢的Scone和意大利芝士甜品。
在我們最喜歡的Potato Corner附近,發現這家奶昔專賣店,不加奶粉,以純雪糕、牛奶做基底,草莓Oreo奶昔、花生醬焦糖奶昔,一看就知有多「Devil」。
一般去咖啡店都是女生拉男生去,吃的來來去去都是麵包、甜點,男生吃飽一點都只能吃All Day Breakfast。這家咖啡店卻一反傳統提供越南菜,吃碗越式生牛肉河配咖啡吧!
已經見過無數次的婆婆咖啡屋是尖沙咀日系復古餐廳,模式有點像無印的四品料理。婆婆的精緻餐具和擺盤是他們的一大特色。
説到近來最熱門的打近熱點,一定是M+無誤,令西九文化區每天都充斥著人潮。燈箱、水泥牆、大吊燈,看了打卡指南才去拍照,防止自己白走一趟。
聖誕樹就是有一股魅力,令人拿起相機對着他狂拍。聖誕樹就是有一股力量,令人深感節日的歡樂。
我們是一對喜歡濃重口味的情侶,咖喱當然是我們的喜愛食品之一,那麼就不得不提印度材料。在香港印度菜好像都比較難以觸及,這一間餐廳是被Instagram第一張圖片燒到的,下定決心要試一下高級印度菜。
只要去餐廳想點小食,看見黑松露薯條就會忍不住手衝去叫。
今次來到法式牛排店La Vache,全店只有一種主菜,就是牛排,只需選擇熟度就可以等著吃了。
一幻在短短時間在香港各區都開了分店,未試過蝦湯拉麵的小廢廢The Big嚷著要去試食!
上次與The Bread去新加坡沒有慕名吃過文華的海南雞,把遺憾在香港補圓。
憶的味道總是美好,通常之後再吃都會覺得不外如是,難得林昌記味道始終如一,所以才能屹立不倒於這個隱世之地,稍一不慎就會行過了的店面。
除了牛角之外,最近積極搜尋好吃的燒肉,貴價燒肉不能常吃,這次搜尋的是由黃又抵食的燒肉店,人流絡繹不絕,店家聲稱薄利多銷,限時90分鐘。
這次一試的榴槤飄香下午茶套餐絕對是季節限定,有興趣的話快點預約,先說評語:高度推介給一眾榴槤愛好者以及覺得「可以接受榴槤的味道,但沒有都很喜歡」的人,你絕對會愛上榴槤。
平均一個月吃兩次的鮮芋仙的忠粉,手刀衝去試新品,$80一個的紫薯牛奶冰比起平日的常規版足足貴了$28,究竟值得嗎?
從Openrice找尖沙咀有什麼餐廳,看見這家好平甚多,而且菜式名甚有玩味,覺得很有趣,就訂了座。整體食物分量大,又是良心小店,炸物做得尤其出色,如果下班想去小酌一杯,點些香口的下酒菜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今年是我倆的六周年紀念,午餐來個簡單而隆重的意大利菜慶祝一下,有超高質手造意大利麵。
以前已經吃過塚田農場數次,每次都是紀念日或慶祝來吃,一來環境不錯,二來食物水準高,再者,The Big不喜歡Candlelight dinner式的西餐,日本菜正好滿足她。
我倆在討論到底有沒有一道菜式能夠出現在任何一個國家菜系,或許,答案就是炸雞。Outdark以炸雞來說質素無疑是數一數二,加上又是黃店,沒有不支持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