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食記:[新山][Cafe] Soil JB – 被綠草包圍的小白屋咖啡店
到國外最喜歡旅行的方式有很多種,我倆的必需是:要到訪至少一家咖啡店。這次選Soil是基於外表,被綠草包圍的小白屋咖啡店很可愛,我倆對獨立建築的咖啡店情有獨鍾,大概是因為香港、新加坡都比較少見吧。
Travel & Food Guide in both Chinese & English. Journey of the Bread & The Big.
到國外最喜歡旅行的方式有很多種,我倆的必需是:要到訪至少一家咖啡店。這次選Soil是基於外表,被綠草包圍的小白屋咖啡店很可愛,我倆對獨立建築的咖啡店情有獨鍾,大概是因為香港、新加坡都比較少見吧。
九龍城交通變得方便,原本的舊區吸引了不少咖啡店和文創小店進駐,看來這裡會越來越熱鬧。以下介紹三家特色咖啡店,Sofi、Yukkuri、大和堂、各有特色。
店面不大,咖啡選擇不多,更沒有打卡位或打卡型餐點,靠口碑默默佇立在鬧市巷弄角落,以精品咖啡打出名堂,被朋友推介而被燒到,卻有一點點失望。
同樣是九龍城的咖啡店,特色與禪意咖啡店sofi 和古道具風Yukkuri截然不同,這家由中醫診所改建而成的咖啡店有著特色古舊裝飾和加入港式元素的食物。不少食評貶讚兩極,慎選食物。
店面不大,咖啡選擇不多,更沒有打卡位或打卡型餐點,靠口碑默默佇立在鬧市巷弄角落,以精品咖啡打出名堂,被朋友推介而被燒到,卻有一點點失望。
又是九龍城了,充滿咖啡店的交通方便好地方,就在港鐵站旁邊走個幾分鐘就到。上次吃過的禪意咖啡店sofi就在旁邊。店裡環境就像日本的古物店,食物也水準就中中挺挺。
由東京開至香港的抹茶專門店撫慰了不少思鄉港人的心,週末期間人龍絡繹不絕。選用京都、鹿兒島等抹茶粉製成的一系列抹茶飲料,推介Matcha Latte。
一般去咖啡店都是女生拉男生去,吃的來來去去都是麵包、甜點,男生吃飽一點都只能吃All Day Breakfast。這家咖啡店卻一反傳統提供越南菜,吃碗越式生牛肉河配咖啡吧!
已經見過無數次的婆婆咖啡屋是尖沙咀日系復古餐廳,模式有點像無印的四品料理。婆婆的精緻餐具和擺盤是他們的一大特色。
錦田作為新的本地遊熱門地方,除了之前介紹過的精品咖啡店,還有這家新開的日系小白屋咖啡店,店內同樣有手沖咖啡,還有特色baby pancake和原個熱烤芝士配麵包。
告訴別人我住錦田總是會收到驚訝的表情,其實錦田交通方便,屯馬線直達後便可開展一日探索之旅,是本地出走的好地方。有精品咖啡店、跳蚤市場,也有打卡的天空之鏡和天后古廟。
法式優雅風的Latter Cafe用上奶油色裝潢,酸種吐司好吃死了,還有美味的黑松露炒蛋bagel。
很多人認為錦田是個鳥不生蛋的地方,誰料到在村屋之間有家精品咖啡店,採自世界各地的特色咖啡豆製成的手沖咖啡是咖啡愛好者的天堂。
被外表吸引了,難得有吸引鹹食的咖啡店,龍蝦湯配牛油果大蝦稻庭烏冬超吸引的。
自從屯馬線開通後,九龍城一帶被更多人留意,本來已有很多特色小店的九龍城似乎還有很多發展空間,這天我們去的咖啡店旁邊還有兩家門面別緻的餐廳裝修中,看來這裡會越來越熱鬧呢。
十常八九無論氣氛和食物都有令你有去了日本旅行的感覺,在這個紛擾的世界,總算是一點甜。但由於太旺場的關係,如果周末來到,恐怕要等上半日,雖然能留電話,但也不能走太遠,所以建議提早到達。平日要提早約15分鐘,而假日恐怕要半小時或以上呢。
每每都覺得All Day Breakfast價格貴得很沒道理,把超市都買得到的香腸和煙肉加點炒蛋就收取超過一百大元,但這家全日早餐卻令我有物有所值的感覺。
最近很流行吃酸種麵包,以前覺得Sourdough都是冷冰冰、硬綁綁的,親身吃過幾間的sourdough後完全愛上了它的滋味。這次在網路上找到一家中環小店,大部分菜色都是酸種麵包為基底。
齋啡集齊偽文青喜愛的所有元素,白色、木系、乾花、自然採光和向馬路的窗口位,主打素色,從主食到甜品,100% vegan。
每次想在香港小出走,都會想起西貢,入去玩之前不免要填填肚。要找黃店又對食物有要求的話,Little Cove你絕對不可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