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生活 咖啡豆分享 手沖咖啡實驗扎記

手沖咖啡實驗扎記:[新加坡Roaster] Perk – Columbia Altura

之前趁著$5 Subscription Trial買的另一款豆子,完全沒有抱著任何想像去試飲,結果一試難忘,比另一包豆子更有特式!非常喜歡。新加坡最大的線上Roaster的Columbia Altura。

之前趁著$5 Subscription Trial買的另一款豆子,完全沒有抱著任何想像去試飲,結果一試難忘,比另一包豆子更有特式!非常喜歡。新加坡最大的線上Roaster的Columbia Altura。


手沖咖啡實驗扎記:[新加坡Roaster] Perk – Guatemala Santa Rosa

來到第三款豆,這次試的是新加坡最大的Roaster,趁著$5 Subscription Trial買了第一次,整個體驗不錯,不知道豆子如何。

關於咖啡豆

品牌:Perk (新加坡Roaster)
咖啡豆:Columbia – Altura (Washed)
地區:Buesaco (1800-2200m)
Variety:Castillo, Bourbon
Tasting Notes: Pomegranate, red grape, honey
烘焙日期:27/6/2022
烘焙度:中焙

咖啡豆資訊擷取自Perk Coffee網站
微型批次來自與厄瓜多爾接壤的納里尼奧的布維沙科地區。咖啡生長在哥倫比亞一些海拔最高的地方,有些更超過海拔2200米。布維沙科地區以生產高品質的咖啡而聞名,其獲入選哥倫比亞卓越杯的生產者小組由來自Juanambú、Buesaco centro、Santa María和El Naranjal鎮的420個小農組成。在這些種植者中,有52個被選為生產者組織運營的“Café Con Altura”計劃的一部分。由於這些種植者的生產優質咖啡能力獲得肯定,因此在基礎設施和教育方面均得到額外支持。

這裡的小農戶通常採用水洗法,咖啡先經過12-16小時的發酵,然後會放置於屋頂或高架非洲床上以自然乾燥法日曬8-14天(視天氣而定)。

咖啡的種植地歸社區所有,但是每個生產者負責特定的地塊,並且可以出售由自己生產的咖啡。咖啡果長時間吸收陽光會讓發酵過程產生微妙而緩慢變化,通常會賦予咖啡類似水果的風味,因此日曬時間可能需要兩個星期或者更長。


1/8/2022 沖煮

一打開豆子有牛油粟米的味道非常特別,本來有點擔心沖出來會不合胃口,試過後反而是新加坡roaster當中最喜歡的,用法蘭絨來首沖。

咖啡量:20g Coffee
水溫:攝氏92度
研磨度:13
濾杯:Hario 法蘭絨布
濾紙:/
每次注水量 (ml)總注水量 (ml)
250 (小水不悶蒸)250
50 (大水)300
總萃取時間1’47”
小水在中心,一刀流方式在最後50ml繞外圍大圈

酸值:酸質是莓香類的柔和酸
甜感:能感受到蜜糖的甜感
香氣:濃濃的蜜糖香氣,再被紅色水果的果香環繞,餘韻是甘甜交集的喉香
濃厚度:第一口很苦,嚇死了,立即搖一搖,放涼一點就正常了,但還算是偏厚重body
整體: 香氣驚人的一支豆子,蜜糖的甜蜜香氣引人入勝,雖然總萃取時間不長,但略嫌苦了一些,下次可再作微調

實驗方向:

  • 轉用Hario濾杯

2/8/2022 沖煮

昨天的好效果令我異常期待今天的實驗結果,豈料大失所望,嗚。

咖啡量:20g Coffee
水溫:攝氏92度
研磨度:13
濾杯:Hario V60 02
濾紙:Hario V60專用濾紙
每次注水量 (ml)總注水量 (ml)
250 (小水不悶蒸)250
50 (大水)300
總萃取時間1’36”
小水在中心,一刀流方式在最後50ml繞外圍大圈

酸值:酸度比昨日高,同樣是柔和莓果酸
甜感:沒有明顯甜感
香氣:沒有特別的香氣,蜜糖香氣消失了,剩下非常淡的果香,更多的是堅果、巧克力的香氣,餘韻也是nutty的感覺。
濃厚度:總萃取時間相差不遠,沖煮參數也相差無幾,唯獨是不長,但略嫌苦了一些,下次可再作微調

實驗方向:

  • 周末回歸法蘭

1/8/2022 沖煮

上次轉用V60後覺得不合心意,趁著周末再挑戰法蘭絨。

咖啡量:20g Coffee
水溫:攝氏90度
研磨度:14
濾杯:Hario 法蘭絨布
濾紙:/
每次注水量 (ml)總注水量 (ml)
40 (悶蒸)40
210 (小水)250
50 (大水)300
總萃取時間1’55”
小水在中心,一刀流方式在最後50ml繞外圍大圈

酸值:極低酸值
甜感:明顯的蜜糖甜感
香氣:水果類的香氣淡了,取而代之的是濃郁的蔗糖、黃糖類的香氣,飽滿
濃厚度:比起第一次沖煮的入口苦澀,這次明顯是剛好body,足夠支撐香氣
整體: 可能因為水溫調低了,所以香氣的調性不一樣了,我比較喜歡水果類調性。這次的沖煮的咖啡感剛很溫潤,有種適合冬日早晨的感覺,心情上比較想要更輕盈的調性。但如果是喜歡溫潤飽滿的蜜糖焦糖甜感,這個參數應該適合你。


18/8/2022 沖煮

這次是最成功的一次(個人而言)

咖啡量:20g Coffee
水溫:攝氏90度
研磨度:14
濾杯:KINTO OCT 01
濾紙:CAFEC – TH3
每次注水量 (ml)總注水量 (ml)
40 (悶蒸)40
260 (小水)300
50 (大水)300
總萃取時間1’55”
小水在中心,一刀流方式在最後50ml繞外圍大圈

酸值:極低酸值
甜感:明顯的蜜糖甜感
香氣:水果類的香氣淡了,取而代之的是濃郁的蔗糖、黃糖類的香氣,飽滿
濃厚度:比起第一次沖煮的入口苦澀,這次明顯是剛好body,足夠支撐香氣
整體: 可能因為水溫調低了,所以香氣的調性不一樣了,我比較喜歡水果類調性。這次的沖煮的咖啡感剛很溫潤,有種適合冬日早晨的感覺,心情上比較想要更輕盈的調性。但如果是喜歡溫潤飽滿的蜜糖焦糖甜感,這個參數應該適合你。

0 comments on “手沖咖啡實驗扎記:[新加坡Roaster] Perk – Columbia Altura

Leave a Reply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