説到近來最熱門的打近熱點,一定是M+無誤,令西九文化區每天都充斥著人潮。燈箱、水泥牆、大吊燈,看了打卡指南才去拍照,防止自己白走一趟。
打卡位1:M+ 招牌燈箱

這個是M+的正門,但由於是正門入口,同時亦是地下搭乘扶手電梯上來的旁邊,打卡的人都特別多,這張照片也是等了很久,避開了人潮加上超口的面皮才拍了出來。其實如果喜歡這個招牌燈箱的話,繞道正門後方近海旁的位置就有另一個燈箱,號稱打卡位2。
打卡位2:M+ 招牌燈箱 (少人版)
這就是剛才所說的少人版招牌燈箱,在正門向前行經過如果找不到的話,就問在場保安那裏是戲院入口吧。在正門向前行經過M+
打卡位3:大吊燈
如果有去打卡位2拍少人版燈箱的話,就建議在這邊拍大吊燈,建議把價格調低一點,低炒能令人身材更高挑之餘,還能把大吊燈的特色拍得有風味一點。
打卡位4:老香港燈箱
在經過正門之後向前行一點,右邊會看見M+本店的書店門面,左邊就是這個老香港燈箱。如果要拍的話,就要逗留到黃昏傍晚時分,燈箱的光才會更明顯。
打卡位5:M+本店門面
要數整個M+我最喜愛的打卡點,非這個附屬書店莫屬,門面的日系設計令人有置身日本的感覺,尤其是樓底超高,份外ig-able。
除了正面拍,側拍也是一個不錯的角度。
打卡位6:海傍天際線
由打卡位2、3再向海旁方向走,就會來到這排欄杆,同樣地人流比較少,適合慢慢拍照,天氣好的話,就能拍得到港島天際線。

打卡位7:文青最愛水泥石牆
「文青打卡定律」指的是當一個空間有純白、木或水泥元素時,就必定會引來一班文青打卡,指的就是這道牆了。
無論正面或側面都是完美的,我指的是這面牆。令人回想起當初在韓國首爾的DDP的建築。
相關資訊:
官網有詳細的開放時間、交通資訊和M+ Museum入場預約等資料。
https://www.mplus.org.hk/tc/plan-your-visit/
0 comments on “旅在香港:[打卡] M+ Museum 場外打卡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