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食記 Food 美食

香港食記:Cinnabon – 來自美國的肉桂卷

最近肉桂卷大行其道,但此等高卡路里甜點只可淺嘗,我們在實體店先吃了一個焦糖合桃cinnabon,覺得好吃才買了一大堆回家,今次fatfat了,非常推薦大家試試這個口味,怕份量太大的話便先試試Minibon吧,Bonbites則不太推薦了,口感不足!

我們在實體店先吃了一個焦糖合桃cinnabon,覺得好吃才買了一大堆回家,今次fatfat了。


店家介紹

由美國一對父子創立的品牌,為了造出最好的肉桂捲,兩父子花了數個月的時間研究。在1985年的冬天,首家Cinnabon在西雅圖開幕。直到今時今日,全個美國甚至全球50個國家都能找到Cinnabon的蹤影。

Cinnabon用上Makara肉桂,是印尼熱帶雨林中的產物,帶有天然的香甜。麵糰則以柔軟、香甜聞名,能配合不同口味的餡料和toppings。面層的糖霜店家稱它為Ooey-Gooey,以忌廉芝士為基底,帶點牛油香氣。


存放及加熱

室温可存放2天,冰格冷藏可以放30天,翻熱用微波爐就可以了,如果大size建議切開再加熱,否則捲體中心會很難受熱。當然,用焗爐也是可以的,但建議先解凍,不然中心還是很難熱透。

Advertisements

我們點了甚麼?

。Regular Cinnabon。
Original, Caramel Pecan & Chocolate.

。Bonbites。
Original, Caramel, Chocolate, Blueberry & Caramel Pecan.


Regular Cinnabon

總共有三種大小,這個是體積最大的Regular bon。由於是美國產甜品,份量當然是相當豪邁,最大的Regular bon一人吃絕對會撐死,但是Regular Size最能認真感受捲捲的口感。肉桂捲口感偏濕潤,捲體軟綿,面層有一大坨忌廉芝士抹醬,反而捲內的抹醬是輕薄的一層牛油加上肉桂。

Advertisements

Bonbites

我們購買了一盒regular後,店員推介我們加購,第二盒半價,所以腦波很弱地買下了。這個則是體積最小的Bonbites,捲如其名就是一口size。面層同樣有一大坨抹醬,因為體積最小,其實沒有很能認真嚐嚐捲捲的口感。這個翻熱後口感比regular比較乾爽,捲體因為太少層數所以口感較薄,肉桂味道也較輕,吃面層調味為主,個人較偏好regular。

Advertisements

原味

微波後面層的糖霜會融化,有點像雪糕融化後的感覺,雖然說是忌廉芝士糖霜,但吃的時候卻不太感受得到cream cheese的味道和乳香,反而有點像clotted cream加點牛油的感覺。至於捲體屬於比較鬆軟fluffy的狀態,原味就是比較單純的肉桂味道。


朱古力味

本來對美國口味的朱古力有點擔心,總覺得他們把朱古力都加得太多糖,犧牲了可可的香氣,但出乎意料地不錯。糖霜本來就帶點甜,它家也沒有額外太多的糖 (你懂的,美國人都是小螞蟻!),而巧克醬頗香濃的,當然,能夠再苦甜一點如黑朱古力就更好了!

而捲餡除了一貫的肉桂外,亦同時捲進了巧克力醬,更添風味,與原味截然不同,肉桂味淡素。而且一部分糖霜由朱古力醬取代後,在翻熱後的濕潤度反而降低了,我本人是挺喜歡這種稍微乾身的口感。

Advertisements

焦糖合桃味

來到最得我心的口味,就是這款焦糖合桃味囉!表層有糖霜、焦糖醬和大大顆的核桃,喜歡堅果的我心都被奪走了。

翻熱後所有醬融化得亂七八糟,香氣四溢,尤其是焦糖香得要命。切開發現同樣捲進了核桃,每一口都有肉桂、核桃和焦糖的香氣和甜味,不論口感抑或味道都豐富吸引,以為會比原味甜膩,但因為有核桃的平衡,反而很剛好。


藍莓味

其實藍莓味道與原味一模一樣,只是加了一小匙的藍莓果醬,如果覺得吃原味比較甜膩的話這是個好選擇。由於是minibon,藍莓果醬只有小小的兩顆藍寶石,微微酸甜。


焦糖味

如果是bonbites,還會有焦糖味,味道與先前的焦糖核桃一模一樣,就是少了核桃的點綴,立刻大為失色,而且bonbites很小,焦糖醬亦下得不多,所以徒增甜卻沒添風味。


最近肉桂卷大行其道,但此等高卡路里甜點只可淺嘗,今次我倆竟大手入貨全賴當場吃的Caramel Pecan Cinnabon,非常推薦大家試試這個口味,怕份量太大的話便先試試Minibon吧,Bonbites則不太推薦了,口感不足!

餐廳資訊:

Cinnabon (東薈城名店倉) (東涌)
東涌達東路20號東薈城名店倉2樓298號舖

Advertisements

香港食記:

我們的遊記:

0 comments on “香港食記:Cinnabon – 來自美國的肉桂卷

Leave a Reply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