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食記:[咖啡店][黃店] Valor啡寮 – 長洲冰滴咖啡專賣店
店面不大,咖啡選擇不多,更沒有打卡位或打卡型餐點,靠口碑默默佇立在鬧市巷弄角落,以精品咖啡打出名堂,被朋友推介而被燒到,卻有一點點失望。
Travel & Food Guide in both Chinese & English. Journey of the Bread & The Big.
店面不大,咖啡選擇不多,更沒有打卡位或打卡型餐點,靠口碑默默佇立在鬧市巷弄角落,以精品咖啡打出名堂,被朋友推介而被燒到,卻有一點點失望。
We have never thought that Japanese and Peruvian cuisine will be a good match. The ‘Feed Me Chef’ menu is presented in Omakase style which you can try their signature appetisers, small plates and mains in a single meal.
大概放了大半年才寫的食評,還是網球場開放我們會到深水埗打球的日子,開在大南街,與一眾文青cafe爭一席位的Poke bowl小店,店家的配料走日本風味,有紫菜、本魚絲等。
在我們最喜歡的Potato Corner附近,發現這家奶昔專賣店,不加奶粉,以純雪糕、牛奶做基底,草莓Oreo奶昔、花生醬焦糖奶昔,一看就知有多「Devil」。
同樣是九龍城的咖啡店,特色與禪意咖啡店sofi 和古道具風Yukkuri截然不同,這家由中醫診所改建而成的咖啡店有著特色古舊裝飾和加入港式元素的食物。不少食評貶讚兩極,慎選食物。
最近看見HanMake原來在銅鑼灣開了分店,但實在不喜歡太過少女的裝修,還是想念在愉景灣的木系茶舍,讓果茶、原葉茶和小甜點填滿你的午後時光。
店面不大,咖啡選擇不多,更沒有打卡位或打卡型餐點,靠口碑默默佇立在鬧市巷弄角落,以精品咖啡打出名堂,被朋友推介而被燒到,卻有一點點失望。
最近的貝果愛店,由他們只有400 followers開始吃,不只是麵包,更是味覺與視覺的盛宴。每周菜單不一樣,最火紅的一定是用上日本甜王草莓的厚夾心。
如果可以避免,我盡量不會吃碟頭飯,不是因為不喜愛,而是因為我是飯桶,一叫碟頭飯基本上一定會吃光光,肥死。不過臨離開香港之前,很想吃到好味的叉燒滑蛋飯,還加了黑蒜油,美妙。
又是九龍城了,充滿咖啡店的交通方便好地方,就在港鐵站旁邊走個幾分鐘就到。上次吃過的禪意咖啡店sofi就在旁邊。店裡環境就像日本的古物店,食物也水準就中中挺挺。
日本和秘魯菜,看似「九唔搭八」,試過才知道既美味又特別,以Omakase形式呈現的Nikkei cuisine,食遍秘魯式豬、牛、海鮮。聽說慶祝也很有氣氛的餐廳。
由東京開至香港的抹茶專門店撫慰了不少思鄉港人的心,週末期間人龍絡繹不絕。選用京都、鹿兒島等抹茶粉製成的一系列抹茶飲料,推介Matcha Latte。
想食點心,未必要到傳統大酒樓,現在點心店開到成行成市,其中更不乏良心黃店,今次試盡3間點心店,包括老馮茶居、蒸廬和徐記,分店遍佈港九新界,沒有理由不光顧吧!
一般去咖啡店都是女生拉男生去,吃的來來去去都是麵包、甜點,男生吃飽一點都只能吃All Day Breakfast。這家咖啡店卻一反傳統提供越南菜,吃碗越式生牛肉河配咖啡吧!
已經見過無數次的婆婆咖啡屋是尖沙咀日系復古餐廳,模式有點像無印的四品料理。婆婆的精緻餐具和擺盤是他們的一大特色。
錦田作為新的本地遊熱門地方,除了之前介紹過的精品咖啡店,還有這家新開的日系小白屋咖啡店,店內同樣有手沖咖啡,還有特色baby pancake和原個熱烤芝士配麵包。
法式優雅風的Latter Cafe用上奶油色裝潢,酸種吐司好吃死了,還有美味的黑松露炒蛋bagel。
Tiffin Afternoon tea sets are hard to book, at least one month in advance for weekends or holidays time slot. Fortunately it can be booked online, and there is no limited booking duration like Rosewood’s Butterfly Room (only open on 1st of each month for next month’s reservations).
搭單買的貝果,當時買的時候口味不多,所以只選了兩款購買。May的手工貝果用了自製法國老麵種低溫發酵。
最近開展茶藝、嘗茶之旅,自上了初級茶藝師課程,對一向只喝樽裝茶的我倆簡直開啟了新世界,希望能更懂茶。這次來到「想爺爺了」,恬靜樸素的茶舍喝白牡丹和黑森林烏龍。